还记得2019年学院就业与校友中心「CAC活动」的最后一讲:「牛仔的可持续发展」研讨会吗?牛仔专业领域的主讲人Judy,在「丹宁」的世界里乐此不疲,但她与牛仔最初的缘分,竟是由母校IFA Paris「撮合」而成?今天,师姐Judy将带我们走进她的职业「牛仔」故事!
--没有美术功底的我,来到IFA Paris上海校区学习服装设计,实现了从小的梦想。
初识「牛仔」世界
2017年毕业年,Judy一边拿到了英国南安普顿时尚管理MBA的Offer,一边也通过学校CAC(就业与发展)中心的推荐,面试了一家意大利的牛仔顾问公司。
当时刚毕业,和很多人一样,对自己以后可以做什么感到迷茫。但面试的时候,意大利老板非常热情活泼地向我介绍了关于牛仔裤的种种,对我的问题也是有问必答,那次面试让我确定我想要了解牛仔更多。学校的老师也鼓励我找寻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最终我决定进入牛仔顾问公司,学习做一名牛仔设计师。
毫无牛仔知识背景也没有太多工作经验,刚开始上班的几天,我的脑袋是晕的,因为要学习的真的很多。 刚进公司一个月就去了意大利出差,之后又去了越南以及中国南部的一些工厂,不停地学习交流以及见客户和供应商。
对于一个新人来说,一开始的几个项目都很有挑战。记得入职的第一个项目是对公司刚做的一轮样板给评语并进行修改,然后寄回工厂进行第二轮打版。当时的我也不确定什么是好的,什么需要修改,只能拼命记下老板所说的一切,然后看着笔记尝试理解。虽然刚从IFA Paris校园踏入社会,但学校老师教会我的设计条理性、一致性,以及保持开放性思维,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思考模式。第二个项目是样版衣的拍摄及修图。当时我和同事两人,需要亲自将30多件样板拍照,而时间、地点、道具都要自己想办法安排。当时跟朋友借了专业的摄像机,自己用铁丝做了挂钩。摸索着拍完之后,当天晚上直接去了机场,飞去了意大利跟老板汇合,时间卡得刚刚好,那段时间虽然辛苦却非常充实。
深入「牛仔」工厂
起步于牛仔咨询公司,游走在工厂和品牌之间,这让Judy对牛仔服装行业有了初步了解。但使她真正深入认识「牛仔」,则要从她的第二份工作说起。这一次,她真正走进了「牛仔」工厂。
第二份工作我成为了一家牛仔工厂的设计师。传统观念认为工厂就是按照客人要求生产,可是现在的大工厂也需要展示自己的价值和竞争力,完全站在工厂的角度工作和设计,让我对牛仔生产线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这份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设计季度性的牛仔系列。首先我需要选好系列主题,面料走向及洗水风格。可能你会觉得只有蓝色牛仔面料,设计起来会不会没有技术含量且很无聊?其实不同版型要用不同的面料,每个季度流行的版型都不同,需要牛仔设计师不断买版、看版、调研。牛仔面料也一直在更新换代,从纱线到再生纤维、环保棉,新的面料染色材料和染色技术层出不穷,了解每一个细节,才能为设计配上合适的面料。而为了确保成品与设计理念一致,我需要经常出差去工厂跟进每一个细节。这其实是最难的部分:从车缝间开始,我需要确保线色、版型和进度;接着在镭射房进行镭射时,镭射机*的画版及力度和都要跟工厂同事确认,最后再跟洗水师傅确认各种细节。*「镭射激光牛仔」是一种代替人手工摩擦牛仔的技术。
只有自己亲力亲为跟进的样板,才有底气拿出手展示,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,我也可以清楚地知道问题所在。去年在河南工厂呆了三个月,一周工作六天, 几乎没有私人生活。虽然生活单调,但我非常喜欢工厂的师傅们,经常偷师学洗水知识,掌握了很多牛仔的第一线知识!
工厂工作强度大,往往最后一刻才能完工样衣。我常拿着20几条牛仔东奔西走。记得有一次,我一人拿了两个大空箱子从上海飞到河南工厂,完成样衣后两个箱子装满,外加随身背了10条牛仔裤,飞往香港开会。因为没有那么大的书包,工厂同事就直接给我做了一个,看起来很像农民工进城装束,哈哈。工厂的工作非常有趣又让人有深度学习的机会。有时候我总找不到可以和我讨论工作的朋友,因为我们大部分同学都去了「甲方」工作。可能你们觉得那里的工作比较光鲜亮丽,但我觉得,我的工作也非常生动且有色彩!
听了Judy与牛仔结缘的故事,你是否也对这种特色的面料更感兴趣了呢?IFA Paris一直致力于牛仔环保推广,三年制本科课程中设计模块,也有专门的单宁牛仔模块,两年级还有校园「牛仔秀」让你初识牛仔!
想了解更多Judy在IFA Paris的学习课程,请点击: 时装设计与工程本科课程
想看更多关于Judy采访的精彩内容?快来关注IFAParis艺法巴黎 微信服务号。